首页 > 动态要闻 > 工业园区 > 正文
稀土高新区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创新“扩容”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31日 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作者: 访问次数:

政府真的投,企业舍得投,金融资本跟进投,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有效促进了稀土高新区各层面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核心技术涌现诸多新成果

在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里,30余名科研人员连续加班加点,正在集中精力突破明胶新产品的技术难题。

东宝生物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至5%投入到科研中,同时聚集了很多优秀人才加入研发队伍,这些人才的专业涵盖了明胶领域所涉及的生物化学、生物工程、药剂学、营养学、高分子化学、精细化工等方向。

这里不但有2000余万元的精密仪器设备,而且建设了首批中国轻工业明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展胶原、生物医药等产学研项目近20项。强大的科技创新让公司具备了年产13500吨明胶、4300吨胶原蛋白的生产能力。

精密伺服电机、多极辐射磁环、填补国内空白的热压粘接磁粉等近百项成果实现产业化;稀土釉陶瓷,陶瓷性能更优;稀土催化剂,烟气净化更彻底……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在稀土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涌现诸多新成果,这离不开企业对科技研发的重视与投入。

研发投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日前,在包头市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蒙汇磁)生产车间,两台大型烧结设备和检测设备吸引了记者驻足观看。因产品转型升级需求,金蒙汇磁新引进了4台烧结炉和2台检测设备,用于提高电声稀土永磁钕铁硼性能,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金蒙汇磁目前拥有能满足电声稀土永磁磁体生产中各个环节检测需求的实验设备,为生产高质量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不断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公司实验室研发团队增至7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5人,已与西安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包头稀土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其产品在稀土磁性材料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客户稳定,订单量逐年稳定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大幅增长。

研发投入跨越式增长的背后,政府科技投入的刚性增长功不可没。

稀土高新区开展富有特色的“三个一”行动,即树立“一面旗”,年初明确研发投入强度目标任务;拧成“一股绳”,细化分解指标至区属各相关单位,推动稀土高新区研发费用投入量和质的逐年提升;织就“一张网”,精深挖掘、精心培育、精确指导、精准服务区内企业,做好研发费用归集和统计上报。

科技创新促产业结构升级

将钕铁硼原料注炉熔炼,通过烧结、压制等工序,加工成钕铁硼毛坯,再经过切片、电镀,做成各类电机用磁组件……走进包头中鑫安泰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鑫安泰)生产车间,企业生产的单一高纯稀土金属及稀土合金、核磁共振用磁钢、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磁钢、高丰度钕铁硼磁钢等高中低性能永磁产品,质量性能可靠、稳定,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中鑫安泰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置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每年会针对企业自身生产需求开展5-6项研发创新项目。目前,公司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目前,我们的稀土金属产能位居自治区稀土民营企业前三甲。”中鑫安泰副总经理郭新杰说。

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壮大经济新动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全社会R&D投入,带动市场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成为创新活力更加澎湃、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有力保障。

稀土高新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瞄准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稀土产业等产业重点发力,紧密围绕四条产业链,大力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梳理扩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重点培育扶持创新型、科技型、高成长型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推动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小升规”。截至2022年底,稀土高新区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6家,占全市总数的48.5%,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3家,占全市总数的54.7%,包头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占全市总数的84.6%,均位居全市第一、自治区领先水平。


版权所有: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蒙ICP备19004587号 蒙公网安备 15020702000009号

网站主办单位: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502000009 网站地图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