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 信息化 大数据 > 信息产业 > 正文
在包头讲述加“数”前行的故事 明阳“灯塔工厂”的智能范儿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1日 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作者: 访问次数:

AGV小车载着物料欢实地在各个工位间穿梭,机械臂力度均匀地将一颗颗螺栓拧紧,柔性脉动产线按照已设定好的节奏“跳动”……4个小时完成一台“作品”,快速、精准、流畅。

这里是明阳集团在包头打造的智能制造“灯塔工厂”,5月份投运以来,这些智能“员工”已完成第一批大客户风电主机、轮毂和传动链的交付工作。“相较传统工厂,产量翻番,人员减半,质量一致性得到有效保证,供应链利润显著提升。”作为这座智能制造“灯塔工厂”的设计师之一,明阳智能北方大区、北方智慧能源研究院智能制造总监张建龙言简意赅。

据了解,“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是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工业4.0的示范者,代表着全球数字化生产的最高水平。而明阳之所以将这样一个重大“里程碑”落在包头,是因为这里不仅有富集的风力自然资源,更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配套体系。

在2022年落户之时,明阳集团“南据广东,北据内蒙”战略布局已将包头作为北方的核心区。基于这样的定位,明阳北方智慧能源研究院从一年多前便开始集结团队,聚焦智能装备制造试验、检测、认证及标准体系建设和研究,为点亮这座“灯塔”打造“智能大脑”。

“我们目前完成了‘灯塔工厂’的首期工程,投入使用了数字化智能装备、柔性脉动产线和智能立体仓储系统,可实现年产能超过1500台套以上,创造年产值超百亿元,自动化率达到35%左右,智能制造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张建龙一边介绍一边带记者参观了230米长的主机数字化智能总装线和两个智能工作站。

在传动链紧锁盘智能工作站,记者看到两台机器人正挥动“手臂”,将一颗颗螺栓和螺母拧紧。虽然肉眼没见多么惊人的速度,但张建龙告诉记者,一台传动链紧锁盘上有42颗螺栓,人工拧紧的话,需要手持沉重的液压扳手,三个人完成需耗时约16个小时,而两台机器人4个小时便可以“轻松”搞定。每一颗螺栓“拧紧度”是否合格,旁边的“螺栓拧紧扭矩数字化监控系统”时时监督,一旦发生异常,数据会立刻变成红色发出警示。

自动化虽已让人十分惊叹,但这还只是这座“灯塔工厂”迈出的第一步。为稳稳走上“智能制造行业标杆”的位置,明阳仍在加大力度研发涵盖研、产、供、销、服的运营管理“数字化”系统,逐层深入工厂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目标是,2024年通过人与设备、设备和设备互联,设备和信息化系统互联,实现制造的网络化协同,自动化率提升到40%左右,达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运营水平,供应链实现效率和利润能力双提升。2025年通过各业务系统端到端的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实现工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并创造价值,达到智慧运营水平。

此时,第二批50台套的订单已经上线,在柔性脉动生产线和机器人有条不紊的运转下,两周便可以下线,从包头奔赴陕西、宁夏。随着一座座风力发电机扎根三北地区,明阳“灯塔工厂”加“数”前行的故事,将成为包头推动制造型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提升的新动能。


版权所有: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蒙ICP备19004587号 蒙公网安备 15020702000009号

网站主办单位: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502000009 网站地图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