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正文
通过有解思维 助力创新驱动 构建包头市工业领域技术创新体系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3日 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作者: 访问次数: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工信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践行“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坚持有解思维,认真履职尽责,及时发现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背景和起因

随着我市主导产业规模的扩大,“两都”建设进度加快,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产品生产在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端的位置,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全国同类型城市(R&D比重占2.0%以上)相比仍有差距,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为切实抓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市工信局坚持“有解思维”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把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创新平台的建设作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加强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为全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举措与成效

(一)坚持创新平台动态梯次培育机制,推动工业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为推动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重点方向,从我市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筛选了一批工业企业,建立由384家企业组成的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培育库。2023年新增入库企业100家,增长35%。形成了动态补充的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各类创新平台梯次培育机制。

(二)开展市级创新平台认定,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难的问题。为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制定了《包头市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包头市工业设计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和《包头市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包头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在政策层面鼓励和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全自治区唯一开展此项工作的盟市,截至目前累计认定包头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8家,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4家。

(三)强化奖补资金支持举措,构建“三中心两示范”格局。近年来,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工匠人才培育、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累积为94个项目,争取自治区重点产业专项奖补资金5611万元。

截至目前,我市共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54家(国家级8家);拥有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41家,其中,国家级2家;拥有户数均居自治区各盟市第一。拥有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家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3家),6家自治区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1家)。基本形成了以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制造业创新中心为主体的“三中心、两示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格局。

  经验与启示

(一)做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要处理好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系为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围绕我市“两都”建设和五大战新产业发展以及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鼓励扶持企业开展产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进一步加快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在稀土新材料及下游应用产品、光伏材料、碳纤维及先进金属材料、铜铝合金及下游产品等方面形成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落实新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创新产品评价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二)做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要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引导现有国家、自治区级、包头市级各类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继续保持和提高创新水平,力争每年培育20户以上各类工业企业创新平台。把鼓励推动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支持产品创新成果产业化、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等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作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力度,强化针对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力度。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持续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北大包头创新研究院、浙大包头工研院、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的作用,着力为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条件和共享公共技术服务,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版权所有: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蒙ICP备19004587号 蒙公网安备15020702000326

网站主办单位: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网站标识码:1502000009 网站地图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
  • 浏览量(PV):
  • 访客数(UV):
  • IP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