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重集团数字运营管控中心,实时跳动的订单数据令人瞩目:“十四五”期间累计签订订单近340亿元,年增长率13.85%。这组数字的背后,既是“高层营销+技术营销+服务营销”多维组合的精准发力,更是该公司将军工品质的硬核基因与市场智慧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
从交付装备到交付战斗力
北重集团军品生产锚定未来装备需求及发展意向,抓住军方提升自主维修能力的有利契机,成功探索联勤保障、战备运输、展训演练等新业务,采取“以产促销”模式,成功签订订单130亿元。
同时,公司依托深孔加工、产品试验、热表处理等核心能力,构建“外拓市场、内强协作”双向格局,在军品备件领域积极走访部队有关部门,多渠道精准捕捉市场需求,从源头对装备产品备件和改装任务进行策划,承揽备件订单近10亿元。
北重装备服保中心坚决推动从“交付装备”向“交付战斗力”转变,推进全员营销工作机制,聚焦“后市场”,主动对接客户、拓展业务。针对部队特点,创新实施“靠前保障、主动服务”模式,累计派出服保人员2178人次,巡检修装备18977台套。
此外,北重集团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新突破,承揽融合发展产品订单近10亿元。
在国内国际双重赛道上领跑
走进北重特钢事业部挤压车间,直径1.2米的无缝钢管正从3.6万吨垂直挤压机中缓缓成形——这是该公司深耕市场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以来,北重集团抢抓国内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领域快速发展机遇,以优质的特钢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形成国内市场稳中有进、国际市场逐步突破、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在能源领域,公司积极抢抓火电“三个八千万”历史机遇,以高层营销为抓手,掌握与“五大电力”“三大动力”“地方能源”战略合作的主动权,稳固北方重工品牌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累计中标超超临界火电项目116个、229台机组,与华能集团、国电集团、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行业巨头深度合作,成为四大管道国产化的核心供应商。
面对新能源浪潮,公司主动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研发的G115耐热钢助力我国630℃超超临界机组领先全球。
借“一带一路”东风,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海外客户严格考察认证,P91、P92四大管道产品陆续进入印度、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并赢得了认可。
如今,我国四大管道市场占有率实现了从完全依赖进口到北重集团稳居同行业之首的转变,该公司3.6万吨挤压机挤压出的产品已累计创造收入逾110亿元。
2024年,北重集团依托P92无缝钢管产品成功入选国家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在稳固火电市场的同时,辐射带动核电、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超高压钢管产品成功入选浙石化、SK、ECI等多个国际化集团公司采购名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跨越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MTW矿山,15台载重360吨级的NTE360A电动轮矿用车穿梭于矿坑之间。这些由北重集团北方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的“巨无霸”已稳定运行3年有余。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工程师协会主席Dominic说:“NTE360A是我遇到的卡车中,对NSW(新南威尔士州)标准符合性最好的卡车。”“中国卡车质量稳定,服务专业、快速!”MTW车间经理Warwick竖起大拇指。
“十四五”期间,北方股份公司的国际化布局再添新彩:7台NTE240电动轮矿车首次进入欧洲市场,成为继澳大利亚市场后的又一历史性突破。首次拿下塞尔维亚项目15年矿车运维的总承包,开创中国装备“技术+服务”出海新模式。
突破源于对技术制高点的执着追求。北方股份公司依托“智能化+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完成全球首台300吨级国产化矿用车在哈尔乌素煤矿的工业验证,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5%,采购成本降低40%,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该公司主导制定无人驾驶矿用车行业标准,在全球部署超300台智能矿车,让中国在该领域拥有了话语权。不仅如此,北方股份公司研制开发了100~400吨级电驱动矿用车系列电驱动系统,实现了全交流电驱动系统国产自主可控,更在能效转化率上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截至目前,北方股份矿用车产品现已销往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国内外500多个大型矿山和重点水利工程,在世界矿用车舞台上挺起了中国智造的脊梁。
- 大
- 中
-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