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包头稀土高新区的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刚下线的大力矩稀土永磁电机正接受技术人员的细致性能测试。“这台电机转速精度可达万分之一度每秒,在精密制造领域堪称‘香饽饽’!”公司副总经理苏锦智介绍道。这家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正是包头市以1.67% 研发投入强度领跑全区的生动注脚。
翻开包头市的这份“科技答卷”,一组组数据透着十足底气:2020年以来,R&D经费从56.94亿元波动增长至2024年的76.3亿元;财政科技支出从4.16亿元提升至6.7亿元,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长期保持在1%以上的投入力度。其中,2024年R&D强度为1.67%领跑全区,每一分投入都是包头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铿锵足音。
这份投入的“含金量”,在企业创新实践中不断彰显。“十四五”期间,长安永磁电机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25%,近三年更是达到29.65%、33.13%、28.48%的高强度布局。厚植创新土壤结出累累硕果:全球首台分半式船用永磁轴带发电机、国内最大高精度稀土永磁力矩电机等“拳头产品”相继问世,10余项发明专利成功授权,带动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等核心经济指标实现年均10%以上增长,2025 年,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更跻身国家第七批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和自治区科技标杆企业(成长型)行列,成为稀土永磁领域的“创新尖兵”。
作为全区科技创新的“领头雁”,包头市依托稀土产业优势,推动创新生态全域发力。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混合稀土精矿酸碱浆化分解关键技术”多项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等新技术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让创新因子在包头释放出更强产业动能。
展望未来,包头的创新引擎将愈发强劲。包头将持续聚焦稀土产业优势,做大建强包头稀土研究院,推动鹿城实验室建成内蒙古实验室,优化整合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平台,打造稀土科技创新全球策源地;同时布局晶硅光伏、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让研发投入的“动力源”持续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加速度”,在草原钢城的土地上续写更多科创传奇。
- 大
- 中
-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