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高新区 :奋力书写“两个稀土基地”建设高新答卷
发文时间:2024-06-12
资料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365个日夜轮回,不变的是砥砺奋进的初心,承载的是接续奋斗的使命。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新时代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定向,作出“要发挥好战略资源优势,加强战略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加强能源资源的就地深加工,把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好”的重要指示。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一年来,包头以重回历史最高水平的雄心壮志,抢抓重大战略机遇,立足稀土已经形成的完整产业体系,全力实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突破行动,切实做好“矿”变“土”、“土”变“材”、“材”变“用”三篇文章,不断巩固和扩大稀土新材料产业优势,推动稀土应用产业向高端和前沿领域拓展,着力构建从稀土磁性材料,到永磁动力部件,到应用场景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力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使命

为了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加速“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作为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一年来,稀土高新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按照“一年铺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实效”的工作要求,规划建设了占地5200亩的包头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从夜以继日的入户摸排,到力破万难的高效征拆,历时8个月的建设工期,目前两栋钢结构标准厂房已建成并入驻2家永磁电机企业,一期7.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全部具备入驻使用条件。

全球电机行业领军企业、全国最大的永磁电机制造企业卧龙集团,是自治区、包头市和稀土高新区各级领导多次率队亲征,前往浙江绍兴卧龙集团总部对接,积极引进园区的首家大型永磁电机制造企业。

卧龙永磁电机产业园项目,是卧龙集团着力打造集团北方总部和永磁电机北方基地而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包头加快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产5.2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3.2万台低速大功率永磁电机、1300台风力发电机、2万吨铸件、100MWh储能系统集成生产能力。

南北链接,追根溯源,探寻卧龙集团与包头稀土的不解之缘,记者走进了绍兴卧龙集团总部。在卧龙总部家用电机事业部生产车间,高频作业的机械手、高速运转的机器设备,与包头“卧龙永磁电机产业园”项目大干快建的火热场面同频共振。

据卧龙控股执行董事莫宇峰介绍,近年来,包头在磁材供应链建设方面,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引起了卧龙的高度关注,并逐步加强了与包头的合作,目前卧龙60%至70%的磁材采购均来自于包头。

“在包头项目建设的时间上和节奏上我们一再提前,紧盯‘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目标不动摇,迅速做大包头基地产业规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落户包头,做大做强包头永磁电机‘生态圈’。”卧龙控股集团执行总裁王希全表示。

用如椽之笔书写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满意答卷。一年来,稀土高新区立足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多角度、全方位推动稀土应用产业进一步拓展深化,永磁电机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以卧龙电驱头部企业为代表,落地永磁电机项目14个,年底将落地30个以上。

■奋楫

梦想,总是在力量的汇聚中照进现实,绽放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仅为稀土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指明了包头稀土前行的方向。

一年来,包头在全市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两个稀土基地”工作专班,编制《关于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的扶持政策》等。稀土高新区先后开展了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和“2024早春行动”,围绕稀土新材料和永磁电机产业抽调精干力量组建20个招商小组,累计对接各类企业1230家,并聚焦其中293家意向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已有138家企业来包考察,签订投资协议26份。

在深入实施“两个稀土基地”突破行动中,稀土高新区相继出台《包头稀土高新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及7个配套方案等,明确了建设两个稀土基地的时间线、任务图,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执行力的背后是包头上下牢牢抓住“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机遇,以跳起摸高的决心,紧抓快干,全力壮大稀土产业集群的担当与魄力。

内蒙古北方嘉轩科技有限公司是包头“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先行者,永磁电机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经建成,正式投产后,可实现3兆瓦及以下各电压等级永磁电机产品全覆盖。

包头安泰北方科技有限公司是包头打造“两个稀土基地”的引领者。企业正在筹建的三期“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产品”项目建成投产后,永磁产品生产规模将跃升至行业前三。

亿力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高性能电工钢项目作为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配套项目,年产40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常化酸洗生产线和16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生产线加紧建设,将有效带动电磁材料产业集聚、加速新能源产业链升级。

在奋进前行中书写稀土产业精彩答卷,这是包头市对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厚望的响亮回答。

■决胜

如果说磁材是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那么永磁电机无疑是发展稀土应用产业的核心产品。

无论是电梯、空调、新能源汽车等与生活相关产品,还是高大上的智能机器人、新型战机等,都有电机如同心脏般在分秒不停地运转,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心脏”搏动的奥秘,在于电机深处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磁场。

近日,在包头磁馨电子有限公司年产1亿只滚珠式新型防抖马达生产线上,一批专供OPPO旗舰机的三轴滚珠式防抖马达正在加紧生产。今年,磁馨电子拿到了OPPO手机2000万台防抖马达的生产订单,包头和越南两个生产基地每月要保证200万台的交付量。

记者了解到,磁馨电子依托韩国磁化“世界一流创新技术”以及江馨微电机稀土永磁电机“全球首条智能制造产线——多轨道全自动化产线”的设备领先优势,到2025年将建成4条防抖马达生产线,产能将占据全球防抖马达市场的50%以上,将大大节省能源消耗以及人力、物力成本,并有效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质量。届时,磁馨电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OIS防抖马达生产企业。

由自治区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草原英才”、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鹏带领的稀土永磁电机研发团队,开发出20余类500多个规格的高精密稀土永磁电机,成功应用到天体测量、新型战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为国家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水中兵器和核工业领域提供了大量首创、先进、可靠的技术产品。

据了解,包头共有稀土企业209家,其中规上稀土企业达到85家。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北方稀土、全球最大的抛光粉生产企业天骄清美,全国综合实力前十强磁材企业7家落户包头,8家稀土企业进入拟上市企业梯队。

锚定建设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 2024年,稀土高新区将大力发展伺服电机、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等中高端电机,年内稀土产业产值将突破600亿元。

■创新

最近几天,在包头稀土研究院中试基地内,曹鸿璋正在带领团队对稀土阻燃剂的性能、产品包装进行最后的测试把关,即将发往重庆地区进行批量应用。

曹鸿璋是包头稀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长、稀土高分子材料及功能助剂领域专家。多年来,他开发出一系列填补国内产业空白的高分子材料稀土助剂,形成我国原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稀土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有效解决了镧铈轻稀土过剩积压、应用不平衡等难题。

在坐落于西子湖畔旁的包头稀土研究院杭州分院研发大楼内,研发部副部长赵永志正在指导科研人员进行座椅通风用永磁电机的组装和测试。

成立两年来,杭州分院以稀土永磁电机、磁性材料、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功能化合物为主要方向作发展布局,承担“稀土改性耐磨涂层在工业管道应用关键技术开发”等4项科研项目,目前已与杭州、厦门等地的企业签订“抗菌板材用稀土抗菌材料”、“稀土镍基球形合金粉体制备技术”等合作协议。

“包头稀土研究院之所以要在杭州设立分院,旨在利用杭州的地域优势,吸引更高端的人才进行科研项目攻关,目前已引入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博士3名。同时,可直接对接市场前沿,了解企业技术需求,进行精准研发。”赵永志说。

突破稀土关键材料与终端产品技术瓶颈,抢占全球稀土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包头南北发力、抢势布局。

今年6月底,包头安德窑炉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镧铈应用稀土新材料转化基地项目将正式投产,该项目以包头“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为契机,利用包头稀土以及工业固废资源优势,在行业内率先开发出稀土复合高导热压入料、稀土复合隔热压入料等数十种稀土耐火功能产品,解决了当前工业企业高温窑炉节能降耗难题,提高了产品效益和经济价值。目前企业已接到20多家企业的意向订单。

“创”字当先,“新”上布局。当前,包头高能级平台建设成效凸显,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优化重组,天和磁材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北方稀土国家稀土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过验收,国家级稀土创新平台达13个。高标准建设鹿城实验室和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聘请严纯华院士担任“两个稀土基地”建设首席科学家。稀土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占全国一半以上。

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实施“事业编企业用”和“人才政策包550”等引才机制,开展“院士行”等引才活动,力争2024年稀土领域高层次人才团队和产业人才总量分别达到50个、6000人以上。

■笃行

烈火显真金,得益于平日狠修“内功”,得益于硬核力量“托底”。

一年来,稀土高新区以做优营商“软环境”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建立包联责任制,委派专人为企业提供从项目对接到落地的全生命周期“店小二”式服务;积极向企业广泛宣传、深入解读自治区、包头市出台的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激励政策;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积极参与鹿城实验室和稀土永磁电机研究院筹建;深入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通过组织或参与举办产供销对接会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作为一家专注生产稀土抛光垫的初创企业,之所以将企业落户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就是看到了这里在厂房、税收、电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企业成立之初减轻了不少负担。”包头中科明航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光表示。

李少光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包头中科明航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稀土抛光垫正在湖南某大型企业进行连续性国产替代测试。当前,抛光垫在国内每年约有200亿元的市场需求,然而因国内技术相对落后,80%以上产品均需要从国外进口。中科明航稀土抛光垫的研发成功,不仅填补了内蒙古地区产业链空白,还打破了国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占领,有效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最重要的竞争力。

如今,奋进在新时代的稀土高新区,正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全力打造审批最少、服务最好、速度最快的国内一流营商环境,让营商环境成为新的金字招牌,成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推动“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最大助力。

 


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