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区:抓实“六个一”行动,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发文时间:2025-02-17
资料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27日,九原区召开2025年重点工作推进会,明确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三争取”等方面重点任务,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积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区会议精神上来,立足园区实际,深入抓实“六个一”行动,全面落实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细化“一企一档”,精准服务企业。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精准性,通过逐一深入走访调研,全面系统梳理企业运行情况、产品种类、市场现状、产业链上下游、左右侧等详细信息和具体需求,建立“一企一档”台账并动态更新。目前,已经联合区工科局帮助天第、正望、聚能祥等多家企业找寻订单,帮助普立特成功中标北方稀土2025年上半年带料加工任务,促成亿珂气体与永和新材料、瑞达环保与明拓铬业等形成初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注重挖掘建成企业增产扩能,东宇新材料电石尾气高效利用年产40万吨氧化钙及配套年产4万吨高活性钙基脱硫剂项目顺利投产,万隆恒润、瑞达环保、鑫璞二期项目等扩展扩能项目启动建设,在中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投产运行基础上新引进中远生物基纤维优质产业项目,同时积极对接明拓铬业、东宇新材料等企业新增新建投资项目。下一步,园区管委会将持续内外兼修,在出门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挖掘现有企业投资意向和产业上下游配套需求,做到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同时,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各类资金、政策支持,上门帮助企业申报认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园区科技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建立“一企一策”,抓实招商引资“敲门行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选优配强招商小分队,深入分析、逐条梳理5大主导产业产品、上下游图谱及配套关联产业,详细列出目标企业清单,持续开展好敲门行动,按照绝不放过一丝一毫机会的原则,对重点目标企业制定“一企一策”PPT,大力发扬“四千”“五皮”精神,逐门逐户对接洽谈。截至目前,园区小分队已走访79户企业、回访6户。下一步,扎实开展招商攻坚行动每个小分队推荐一批符合规划、契合产业、落地意愿强的企业,协调区领导牵头攻坚从产业链上下游入手,精准锁定强意愿、高潜力企业群体,形成集群效应力争全年新落地投资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30个以上。
建立“一企一群”,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针对重大项目建立工作微信群,邀请相关区领导、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等进群,制定园区领导干部包联项目建设服务机制,加强项目调度、信息共享,每周调度手续办理、建设进展、融资贷款、要素保障的事项,特别是针对推进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一事一策”制定解决方案,划分“一般、复杂、长期”三种类型。建立一般问题1日结、复杂问题3日办、长期问题3个工作日内形成解决方案的“133”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职责、任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力争实现项目“当年签约、手续当年办结”。
调整“一个规划”,提高土地资源利用。坚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服务项目、节约集约原则,加快推动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严格按照“5大基础维度、24项评估类型、55项评估要素”评估体系,统筹确定工业用地的合理规模和布局。经过本次评估,园区共增加用地3854.55亩,其中工业用地2030.55亩,减少商业用地738.15亩,缩减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791.1亩。目前,规划修编方案正在公示中,调整后约可新增土地出让金收入4.05亿元。
搭建“一个平台”,提升化工集中区封闭化管理水平。在已建成的智慧园区平台基础上,嵌入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平台,规范提升企业数字化能力,掌握化工集中区重大危险源、重点区域监测等数据,实现风险区域隔离管控、应急物资统筹调配、应急指挥协商同步。同时通过高点监控、气云成像、自动巡航无人机、移动布控球等智能化设备,实现重点区域智能化监测监控,有效提升园区全域风险感知能力与安全监管效能。下一步,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高水平进行运营,切实从单纯人防向“人防+技防”全面转变,有效提升化工集中区安全本质水平。
强化“一体推进”,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降低红线地区举债风险,园区综合评估基础设施需求,积极探索新路径新举措,联合区属国有公司共同研究确定了总投资19.7亿元的“热电联产及蒸汽配套管网”特许经营项目,拟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一体化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实施后,可构建稳定高效的热电联产系统,满足园区企业多样化的蒸汽与电力需求,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与服务质量,同时满足未来3年新引进招商项目道路管网等配套需求,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和基础配套保障基石,支撑园区各类企业的稳定生产与持续发展。


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