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稀土产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发文时间:2025-10-28
资料来源: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公众号

随着全球产业链加速向区域化、多元化、数字化与可持续化演进,稀土作为关键战略资源的地位日益凸显,正成为驱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与高技术产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其中,稀土磁性材料独占全球稀土消费量的45%,并被视为未来十年产业增长的主引擎。

在此背景下,中国稀土企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整个产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通过梳理重点上市公司的财报,为您展示2025年的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图景。

一、主要上市公司情况

1.原料板块

目前,稀土产业上游主要有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厦门钨业等5家上市公司。其中北方稀土作为稀土龙头企业引领整体上游产业的发展,上半年其业绩表现亮眼。北方稀土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951.52%。报告期内,稀土冶炼分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7.06%,稀土金属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2.33%,稀土功能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7.93%。

中国稀土集团、盛和资源、广晟有色等3家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均显著提升。尽管厦门钨业业绩下滑,但其稀土业务仍实现营业收入27.54亿元,同比增长34.04%;实现利润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6.71%。

2.磁材板块

下游稀土磁材方面,多数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保持增长。除稀土价格上涨使得产品售价增长,多家公司半年报均提到,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是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产品中重稀土使用量大幅减少。一方面,外表面渗透技术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中重稀土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出口管制促使企业调整产品配方,减少了含有中重稀土磁材的销售。部分公司业绩下滑则主要归因于出口管制导致销量减少及产品积压,但随着产品结构优化及未来政策可能的松动,业绩有望逐步恢复。

我们还注意稀土磁材产业盈利能力差距较大,无论是市值、营收还是净利润,头部企业都更占据优势,这也产品结构、技术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差距进一步扩大,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3.综合利用板块

随着稀土综合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再生资源产品已成为稀土供应的重要补充。华宏科技、三川智慧等为主要代表企业。上半年华宏科技业绩大幅增加,稀土综合应用和磁性材料是其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两部分业务同比分别增长25.46%和29.31%,分别占其营收的49.56%和23.77%。三川智慧稀土回收业务占比较少,上半年稀土回收业务实现营收4238.02万元,同比减少83.01%。三川智慧认为当前回收领域宏观形势尚不明朗,因此采取了谨慎经营的策略,这也是这部分业绩减少主要原因。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厦门钨业等多家公司也已经或将在稀土综合应用领域展开布局,随着稀土追溯体系的建立,稀土综合应用领域未来将快速有序发展。

4.项目建设情况

稀土上市企业整体发展向好,多数企业将增长归因于产品售价与销量的大幅提升。目前,头部企业正进一步扩大产能,以满足稀土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的二期工程开工,建成后将实现年处理混合稀土精矿折氧化物11.5万吨、萃取分离稀土氧化物10.6万吨的产能布局,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

二、终端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能源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绿色能源革命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多数上市企业看好未来稀土产业发展。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白色家电等主要应用领域表现强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完成96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以每辆2kg的稀土磁材用量计算,1—8月新能源汽车查奴也的稀土磁材消费量已达1.93万吨。同时随着800V高压平台、智能驾驶等技术升级,单车稀土磁材用量持续提升。

风电领域的技术路线迭代为稀土磁材打开增量空间,多家稀土及稀土磁材上市公司表示看好风电行业未来需求。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累计风电装机容量57901万千瓦,同比增长22.1%。随着海上风电成为发展主流,半直驱风机优势愈发凸显,2024年新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中,采用半直驱技术路线的机组占比超过70%。同时,白色家电、3C电子、节能电梯等稀土主要应用产业,2025年发展持续向好,对稀土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

此外,机器人与低空经济正成为稀土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稀土磁材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对高性能稀土磁材的需求也持续释放。《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单台载重500kg无人机需要磁材20kg,载人eVTOL用量破百公斤,为稀土磁材需求注入长期想象力。随着适航标准完善和技术成熟,商用产品的逐步投放,低空经济领域将成为磁材增量黑马。

三、核心企业引领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稀土及稀土磁性材料上市公司2025年业绩表现优异,上游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下游企业在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中持续突破,产业链整体协同效应增强。特别是产业核心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产能扩张优势,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引领作用。而中小企业则需加快转型升级,以适应更加精细化、法治化的行业监管环境。随着终端应用领域持续发力,为稀土磁材需求提供稳定增长空间。

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原材料供应趋紧与出口政策变动仍为产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稀土企业需进一步强化技术自主创新,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前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书写着从“资源大国”到“战略强国”的转型篇章。



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