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高质量推进“世界绿色硅都”建设
发文时间:2025-07-07
资料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一是加快晶硅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今年组织实施阿特斯5GW半月硅棒、永臻铝边框等16个重点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88.6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14个项目,完成投资14.4亿元,剩余2个项目计划6月底前全部开工。其中,群禾年产6万只石英坩埚、弘元新材切片机轴距技术改造、内蒙古联翔新能源10万吨光伏支架等3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推动通威、鑫元、新特、弘元等晶硅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调整产品工艺,重点实施12个技改项目,我市获评国家工信部新型技改城市。

二是加快产业迭代升级。支持晶硅光伏企业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我市双良硅材料、晶澳太阳能成为国家工信部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加快布局电子硅及芯片设计、测试和封装等产业。已对接苏州清研、江苏宏芯时代、洛阳中硅、南通天盛等企业4家,持续关注企业投资意向。

三是加快美科硅材料实验室建设。已推荐美科太阳能级硅材料研究开发实验室项目,入选自治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奖补范围,争取相关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已通过自治区工信厅公示,正在等待资金拨付。鼓励企业参与太阳能光伏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制修订和国际标准化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先后深入通威、美科、晶澳等多家晶硅产业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目前通威已参与国家标准《太阳能级多晶硅》起草工作。

四是锻造绿色发展优势。为进一步扩大认证范围,积极对接国内外相关认证核查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目前正在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德国莱茵监测认证服务公司洽谈合作事宜。上半年预计我市主要晶硅光伏企业绿电使用量可达到110亿千瓦时,使用比例达到70%左右。争取承办2025年中国硅业大会。目前,已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对接会议承办有关事宜,初定于9月3-5日在我市召开

五是完善包头市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在前期已搭建起“五库四中心一平台”体系的基础上,已完成《硅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2项团体标准的立项初审,计划将于今年发布;认证中心逐步嵌入碳标识申请、核算、报告生成、第三方核查、标识发放全流程功能模块,实现“一平台通办”。


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